低温领域,根据样本储存方式可分为:液相和气相,前者适配一类容器,后者也同样,与后者适配的就是生物样本库液氮罐,它们有内部结构不同的设计。
前者,液相储存类容器大家都熟悉,它的结构由外胆、内胆、夹层、颈管、盖塞组成,内胆就是样本和液氮存储区,它们共用一区。
所以,液相储存模式就是直接将生物样本置于液氮罐内,以液氮“盖过”样本为宜。
但生物样本库液氮罐内胆是做了分区的,液氮是液氮存储区,样本是样本,它与液氮罐将样本全部浸泡在液氮中不同,而是将生物样本存放于氮气环境中,与液氮并无交叉。
它是如何实现这种既样本和液氮分离,又冷冻样本的“气相”储存模式呢?
以下为您详细说明:
气相储存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同样归功于其结构设计!
它的结构除了与液相重叠的外胆、内胆、外壳的上下两个封头和中间颈管等部分外,内胆中还设置了旋转托盘,托盘以下是液氮,托盘以上是生物储存空间,看似液氮和样本分离,但实际上样本存储区是借助底部液氮蒸发为氮气来降温,实现低温保存和冷冻细胞的目的。这样的储存模式不仅减少了交叉污染,还避免了爆管的风险,即便一管样本密封没做好,在容器内泄漏,没有液氮作为传播介质,根本影响不到其他生物样本,所以才适合大规模的储存使用。
生物样本库液氮罐就是这样实现它特别的“气相”储存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