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本库液氮罐的运行模式和样本储存方式都与常规液氮容器不同!
传统容器均是用液氮来冻存生物,会将细胞或者精液样本浸泡在液氮之中,以样本高度来参照,在液氮即将盖不住样本时,为容器补充液氮。它则是用氮气来实现低温保存,样本被氮气包裹,也不接触液氮,它的补液不再以样本高度为参照,而是罐内温度,液位也是条件之一,补充液氮但液氮不直接参与样本冻存,而是由氮气来为生物样本降温!
我们知道,液氮容器都是真空绝热设计,为防止外部热量进去,那氮气又是怎么进入生物样本库液氮罐的呢?这不是与设计初衷相悖了吗?
其实,并不相悖!该容器所用氮气均是自身产生,而非由外部导入!
在它的内部有分层设计,分层主要指液氮和样本分区,这一点也不像传统罐!
液氮和样本独立分区之后,为保证液氮低温能被样本充分使用,制造商们会在液氮储存区域内加装一个蒸发器,当系统发出内部温度高的型号时,蒸发器接收之后开始运行,转换底部液氮为氮气,然后供给给样本储存区。
由于氮气无定型且轻,很容易就往上升,快速充盈样本储存区!
这就是氮气进入生物样本库液氮罐的方式!好处就是保证批量样本储存安全的同时,液氮损耗较低,一定程度减少资金投入。不然十几、几十万的支干细胞储存用常规容积,仅液氮投入与日常损耗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且避免了交叉污染和爆管这类问题的出现。